-
研究人员发现大脑免疫细胞重要作用 揭示了人类生物学新发展弗吉尼亚大学医学院研究人员发现了保护大脑免受疾病和伤害的免疫细胞一个重要但以前未知的作用。这些细胞被称为小胶质细胞,也帮助调节血流和维护大脑的关键血管。除了揭示人类生物学一个新方面外,这些发现对认知能...2021-10-23 22:21
-
研究称大脑“指纹”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化据外媒报道,EPFL医学图像处理实验室和EPFLNeuroprosthetics中心的科学家和SNSFAmbizione研究员EnricoAmico表示:“我每天都在想它,晚上做梦都会梦到。这是我五年来的全部生活。”他正在谈论他对人类大脑的研究,特...2021-10-24 02:30
-
海洋哺乳动物“重返摇篮” 还需经过“七十二变”尽管不同支系的海洋哺乳动物具有完全不同的祖先和不同的演化历程,但是这些动物在体温维持、体型、低氧耐受、回声定位、深潜及视力等相关的基因上却发生了一致性改变,呈现趋同演化的适应性演化机制。...2021-10-24 03:17
-
为野生生物种质资源打造“生命之舟”前不久,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种子采集队在珠穆朗玛峰6200米的高度成功采集到须弥扇叶芥、鼠麴雪兔子等植物种子,刷新了我国植物种子采集的最高海拔纪录。据悉,本次采集到的种子将长期保存在中国西南野生生物...2021-10-24 01:40
-
科学家研究并设法应对抗生素导致的菌群失调对健康带来的副作用抗生素帮助我们治疗细菌感染,每年拯救数百万人的生命。但是它们也会伤害居住在我们肠道中的有益微生物,削弱我们身体对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之一,并损害我们的微生物群对我们健康的多种有益影响。抗生素的这种附带损...2021-10-23 19:02
-
科学家揭开超短周期系外行星的命运之谜过去几十年进行的\"系外行星搜寻\",即寻找围绕太阳以外恒星运行的行星,已经确认发现了属于3247个行星系统的4715颗系外行星,还有大约5900颗行星正在等待确认。令人震惊的是,我们太阳系的结构似乎与银河系附近其他...2021-10-24 02:52
-
从故宫铜镜看古人如何造镜子古往今来,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镜子由于具有映像功能,因而成为人们修饰仪貌的重要生活用具。在古代,镜子主要由铜铸造而成。我国铜镜铸造历史悠久,可溯源至距今约4000年的齐家文化时期。故宫博物院藏铜镜数千面,为...2021-10-24 00:30
-
研究发现恐龙大灭绝后蛇的多样化程度急剧上升现代蛇是由与恐龙并肩生活的祖先演化而来的,它们可能主要以昆虫和蜥蜴为食。一颗数英里宽的小行星在6600万年前消灭了几乎所有的恐龙和地球上大约四分之三的植物和动物物种,为随后在新生代早期出现的现哺乳动物和鸟...2021-10-23 20:07
-
与恐龙一起灭绝这种“天生反骨”的古老鸟类长啥样君昌豫鸟科学形象复原图 受访者供图 几年前,一种在6600万年前与恐龙一起灭绝的原始鸟类——反鸟,在河南被发掘出一件保存完好的骨骼化石。这件反鸟骨骼化石,距今7000万年。...2021-10-23 19:28
-
祝融号火星车“休假”之后有啥任务?专家解读今年5月15日,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祝融号成功登陆火星,截至目前,已在火星上工作了140多天,远远超过了它90天的设计寿命。然而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近日发布消息称,9月下旬开始,受“日凌”现象的影响,天问...2021-10-22 22:42
-
生物技术的伦理难题,为什么需要防范于未然?在各类技术盛行的时代里,生命科学技术也以其巨大的力量和人们无法想象的速度影响着人类的文明进程,并且渗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给人类带来了一个增进健康、改善生命、提高生活质量、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美好契机。...2021-10-23 01:08
-
嫦娥五号返回样品首篇研究结果使月球地质寿命“延长”10亿年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研究所北京离子探针中心刘敦一研究员和地质所海外高级访问学者澳大利亚科廷大学AlexanderNemchin教授领衔的研究团队在嫦娥五号返回月球样品研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证明月球在19.6亿年前仍存在岩浆...2021-10-22 22:36
-
粉煤灰“转行”改良土壤,盐碱地里稻花香粉煤灰化学成分与土壤相似,以易于结构改性的铝、硅为主,且富含植物生长所必需的中微量元素,具有制备土壤改良材料的天然优势。...2021-10-22 18:58
-
来自最强大望远镜的新银河图像揭示了宇宙的开端是不稳定的由诺丁汉大学和西班牙国家航空航天技术研究所天体生物学中心(INTA-CAB)专家组成的一支国际天文学家团队,在推进哈勃边疆场(HubbleFrontierFields)项目中,利用来自哈勃太空望远镜(HST)和加那利大型望远镜(GTC)...2021-10-23 00:43
-
是什么让人类区别于猩猩?答案就在此前被我们忽视的“垃圾DNA”中我们人类为何能成为人类?我们的DNA与黑猩猩的非常相似,从进化的角度来看,黑猩猩是我们最亲近的生物。瑞典隆德大学的干细胞研究人员现在发现了我们DNA中一个以前被忽视的部分--非编码DNA(non-codedDNA)。而这个部...2021-10-22 19:37